与几位伙伴单骑行千里,邀一群陌生“驴友”远涉探险,驾一辆小车边走边游,或是干脆来一次潇洒的“随机应变游”……今天本版刊出的4位旅游者在“五一”黄金周的旅游方式,似乎与传统的跟团旅游出现了较大变化。这些旅游方式,并非今年才兴起,但是,这个“五一”长假,采用反传统方式旅游的人们,比重却前所未有地增大,大有与已经成熟的组织游分庭抗礼之势。
云南香格里拉因车辆坠崖遇险的北京学子、在新疆车师古道一度失踪的户外运动者,我们的4位主人公,已经很幸运。他们毕竟开心地去,安全地返。
不过,在享受了个性化旅游带来的快乐时,他们也品尝到许多烦恼。自驾的,一路担忧车坏找不到地儿修;骑车的,烦恼着不知从何得知路况好坏;探险的,抱一丝侥幸“幸亏没出事”;就连毫无目的、抱着随遇而安的,也差点面临夜宿街头的惨状。
他们的遭遇很具普遍性。盘点这个黄金周的全国旅游市场,就会发现,自驾游遭遇维修难、寻路难、景区停车难,激升为新的焦点难题;自助游游客对服务不便、信息不灵、配套不灵的抱怨,已成投诉热点;涉旅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散客群体身上,更成为黄金周之后驱之不散的阴云。
传统旅游开始渐行渐远,个性化旅游渐成气候,自1999年“十一”期间启动的第一个黄金周以来,今天的黄金周旅游市场正呈现出鲜明变化,可以预测,这种更快意、更个性、更现代的旅游方式,还有扩大之势。但是,出行方式的更新,同样也敲响警钟:如果我们的旅游服务体系依旧固守住传统模式,不仅严重影响其发展规模,更会埋下安全隐患。年轻的生命在沙漠中遇险之后,很多人说,如果探险者对自身抗风险能力有科学的认识,如果此前能获得相关服务机构的培训、提供保障服务更充分些、援助系统再发达一些,悲剧或能避免。
是啊,这恰是我们在旅游服务管理与产业发展方面的滞后与软肋。
以自驾游为例,尽管私车拥有量近两年激增,但与之极不配套的是,目前全国尚无一个成文的关于自驾车旅游的法律、法规、服务体系等,谁又来对自驾车的经营者进行资格认证?游客的利益、旅游质量以及出行安全又由谁来负责?
在西方发达国家,自驾游的旅游服务业发展得十分充分。以美国最大的汽车俱乐部——全美汽车工业俱乐部为例,它有近万个服务网点,开设统一的免费服务电话,车主可以随叫随到;各大主干道以及通往景区的公路上,每隔几十公里都设有一个服务区,加油站、商店、快餐、娱乐等一应俱全,其停车场大多能停100辆汽车。更重要的是,美国的汽车租赁业非常发达,很多租车行都是全国连锁,办理手续十分方便,可以实现异地租、还车,而且价格不贵。
法规配套也许需要仔细斟酌,比如对自发结伴而行的旅游团队如何划分权责,对自驾游营运商如何认定资质。不过,更多的服务配套却是可以一蹴而就的,像很多城市的交通路标,如果设置时也考虑到外地游客的“认路水平”,恐怕不至于让众多自驾游客陷入道路迷宫;旅游指南信息如果可以更全面、更迅捷、更准确、更方便地查阅到,那些背包客便可以少了许多烦恼。而一个地方在统筹发展旅游业的时候,如果跳出了景区思维、旅行社思维,针对性地为那些个性化旅游大军延伸服务环节,恐怕,不只是让游者在旅途中可以多享受到黄金周,自己不也可以开拓商机?
[来源:东方网]
[编辑:2008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