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唐代书院———漳州浦南松州书院系福建第一家古代书院,但由于年久失修岌岌可危,特别是个别中梁已断裂,随时都有倒塌危险。
昨日,钟秋香等6位漳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提出议案,呼吁政府有关部门,筹集资金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。
松州书院,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,创办于唐中宗景龙二年(708年),为陈元光之子陈的讲学场所。
《中国教育史》载:以书院为学校“其始于唐代丽正书院”,据史料记载芗城松州书院比唐朝的丽正书院还要早建10年,因此,松州书院应为中国最早的书院。松州书院与松州威惠庙在建筑上合为一体,形成“前庙后校”,别具一格,整座建筑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,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。
松州书院历代重修,一直保持前落为崇祀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威惠庙,后进为读书处的“庙堂兼书院”的特点。至同治三年(1864年)于太平军入漳之役被烧毁。后重建。解放后利用为粮食仓库。“文革”中破坏严重。现书院前殿莲花座尚存“宝右戊午(1258年)朝王会造”镌字。莲花座下镌有“朝王会”会首名单。2005年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去年,芗城区对陈元光文化公园进行总体规划,松州书院作为陈元光文化公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当前,漳州正在开展弘扬“圣王文化”,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。而松州书院的主体建筑因良久失修岌岌可危,特别是个别中梁已断裂,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,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。人大代表建议:有关单位拨出专项资金对松州书院进行抢救性修缮和保护。
▲松州书院遗址(资料图片)▲院内尚存的唐朝石构件(资料图片)